帮助中心 service

华鼎收藏提醒您: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由华鼎收藏整理发布,不当之处可以联系客服咨询,可作修改删除处理。

首个“中国航天日”看未来五年航天事业大手笔

文章发布日期:2016-04-25 总浏览次数:2441 次

 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什麼要设立“中国航天日”,选在4月24日这天有啥考量?“十三五”期间中国航天有啥大手笔?‘天宫”裡怎麼样了?嫦娥有多少‘姐妹”了?中国人何时登月探火?北斗何时全球织网?就外界关注的诸多问题。


 “中国航天日”为何选在4月24日?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为什麼将这一天设为“中国航天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指出: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歷程中的开创性、奠基性成就。


 “这拉开了中国人进入太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序幕,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製的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许达哲指出,把第一个里程碑这个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事件设为“中国航天日”,是很具有代表性和纪念性的。


 23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前一天,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举办公眾开放日,新中国在光学领域取得的一批先进科研成果集中亮相,揭开神秘面纱。图为市民参观天绘一号高分辨率相机。


 为什麼要设立“中国航天日”?


 为什麼要设立“中国航天日”?许达哲表示,首先,有利於传承航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笔财富。“我们有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设立这个日子,有利於接续上述精神,使之发扬光大。”


 其次,有利於凝聚中国的力量。航天梦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集中国力量。


 再者,有利於培植创新文化。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因为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靠自己。所以中国走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条道路。


 此外,还有利於促进开放共享。航天工程是个复杂的大工程,需要国际合作,特别是大国。“中国航天日”可以成为世界瞭解中国航天的窗口,中国也乐意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国际同行的合作。


 4月22日上午,为迎接首个“中国航天日”,被誉为“海上科学城”的中国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6号”,面向江阴市民及中小学生举办“科普开放日”活动。


 首个“中国航天日”有啥活动?


 今天有什麼活动安排?许达哲透露,将在全国各地开展系列活动,包括“中国航天日”论坛和科学讲堂、科普展示、航天公眾开放日、院士专家进校园等。


 许达哲说,希望将“中国航天日”打造成为唱响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主旋律的重要载体,打造成普及航天知识、激励科学探索、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使之成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全世界瞭解中国航天的重要窗口。


 “十三五”中国航天有啥大手笔?


 未来五年,中国航天有啥大手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新闻发言人王中阳此前接受媒体採访时表示,在载人航天工程方面,今年,将发射“天宫二号” 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2017年,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018年前后,将完成研製并发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起点。


 在探月工程方面,2017年,“嫦娥五号”飞行器将发射并完成月球採样返回任务,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个自主掌握月球探测返回技术的国家;2018年,将研製并发射“嫦娥四号”飞行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著陆。


 在火星探测方面,中国计划於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

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方面,将研製发射“高分六号”、“高分七号”等5颗卫星,全面完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观测。


 在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今年,将发射中国首颗空间天文卫星硬X射线调製望远镜卫星和X射线脉冲导航卫星,使中国天文学在高能天体物理领域实现地面观测到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式发展,建立大尺度时空基准。


 关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二号全球组网系统,形成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


 “嫦娥-3号”著陆器地形相机拍摄的月面环境,满目苍凉,天空黑暗。


 中国人啥时候登上月球?


 47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首次留下人类足跡,实现了人类登月梦想。那麼,中国人何时飞到月亮上去?


 中国探月工程採取“绕”、“落”、“回”三步走,在2020年之前均为无人探测。事实上,三步走的月球探测,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将来的载人登月做准备——走通地月之间的道路。


 中国探月三期总设计师胡浩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透露,中国航天部门正在对“载人登月”进行组织论证。“通过无人探测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只是目前的运载火箭想要送人还‘力不从心'。”


 在胡浩看来,无论是出於中华文化对於月球的嚮往,还是鉴於月球独特的资源环境及其利用价值,中国人都应尽快登上月球。


 嫦娥有多少“姐妹”了?


 自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以来,月宫裡的嫦娥便不再寂寞。至此,她已有三个“姐妹”相继升空——“嫦娥一号”成功绕月,“嫦娥二号”成功探月,“嫦娥三号”成功落月。


 “嫦娥三号”降落的地点是月球虹湾区,这是人类航天器第一次著陆该区域。它和玉兔月球车拍摄的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佈,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月球,也给全世界科学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软著陆以来,“嫦娥三号”目前已超期服役一年多,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


 未来两年,嫦娥将再迎来两个新“姐妹”——“嫦娥四号”预计於2018年实现人类航天器第一次著陆月球背面;“嫦娥五号”计划2017年前后实现“奔月落月—採样—返回地球”,中国科学家将用自主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深入研究。


 “天宫”裡怎麼样了?


 天宫?这裡说的可不是《西游记》裡被孙悟空闹腾的天庭,而是中国的空间实验室。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有了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多个重要时刻,2011年 11月3日天宫一号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神舟十号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与天 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如今,“天宫一号”已正式“退役”,“天宫二号”即将“上岗”。中国计划在今年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


 “天宫二号”在轨飞行期间,任务颇多:接受航天员访问,完成中期驻留任务;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开展太空维修实验,为建造空间站提前开展相关技术验证。


 我们离火星还有多“远”?


 去年,无论是NASA的科学发现,还是电影《火星救援》的热映,人类关於火星的好奇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那麼,中国人到底离火星还有多“远”?


 4月22日国新办关於中国航天发展情况的发佈会透露,中国已经批准立项火星探测任务,中国火星探测器计划在2020年火星探测的最佳窗口时间发射,实现对火星的环绕和著陆巡视探测。


 许达哲介绍,现在能够在火星上著陆巡视成功的有美国,著陆的有俄罗斯,中国要能够一步到位,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它可以研究火星的土壤、环境、大气,以及火星上的水,因为研究这些还是要研究人类自己。


 中国北斗何时全球织网?


 众所周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那麼,中国人的“北斗”如今进展如何了?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年中国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导航服务能力;2020年前后,北斗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王中阳日前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成功发射22颗北斗导航卫星。而用於全球组网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将首次採用新型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和全新设计的导航信号体制等。根据计划,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服务。


 航天跟老百姓有啥关係?


 航天工程的发展,这不仅是科学家与航天迷们需要关注的事情,航天是为推动科技进步,也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人类从太空裡带回的技术正改变著地球人的生活。那麼,中国航天的成就中,普通民眾正在分享哪些红利?


 据介绍,目前,中国空间应用广泛服务於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以高分、风云、海洋、资源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在农业、林业、国土、测绘、水 利、住建、环保、减灾、交通、气象、海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信卫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导航定位卫星步入了產业化的发展轨道。


 此外,中国的各类卫星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为例,已成功发射多颗卫星,18个行业1100多家单位和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高分数据共享,不断扩大专业化、业务化的应用。 


 来源:澳亚网

相关商品

售前咨询热线
400-6999-316
售后咨询热线
1331154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