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service
华鼎收藏提醒您: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由华鼎收藏整理发布,不当之处可以联系客服咨询,可作修改删除处理。
什么决定艺术收藏品的市场价格
文章发布日期:2017-06-19 总浏览次数:3536 次
艺术品市场里潮起潮落,最牵动人神经的,莫过于价格了。什么因素决定了艺术品的价格?其价格又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制定的呢?其实,书画收藏品最基本的价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包括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并由其所体现的艺术传承、历史变迁和审美体验。这是艺术的本体价值,它是通过对艺术创作的研习、对自然美的发现、对艺术理念的钻研、对传统文化的汲取以及对表达语言的探索、对相关技艺的磨练而创造出来的。但是,书画收藏品往往还具有多种附加值,由于它是特殊的、非标准化的商品,所以很难用经济学原理上的“劳动价值论”来衡量其价格,更由于书画收藏品价值主要体现在虚幻的精神层面,而非材质的物质层面,因此也很难用成本加利润的方式来简单加以判定。
学术和传播助推艺术品升值
我在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书画名家前来咨询,希望能给自己的作品定价。分析起来,画家定价大致依据两点:一是自我评价,因为书画创作多为个体劳动,只有自己最了解投入的劳动量;二是比价类推,如同行、同事及同类水准作品在市场中的价格,但这一点往往使艺术家备受打击,因为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同工同酬”,以至很多人要么坚决不卖画,不与市场打交道,要么紧盯目标画家的画价,不肯降低,以免伤害自尊。
我见过很多画家,一张口就是“我的画某某万一平尺”,他的参照对象可能正是他的同学,更或者是他的学生。有很多画家很纳闷:为什么我的画还卖不过我学生?也有画家很生气,某某的画那么恶俗,怎么还有人买单?更有藏家们不解:某些画家的画“批量复制”,怎么还那么受欢迎?这些疑问,同样也是很多市场从业人员和收藏投资者不能理解的问题。不能理解的关键,是我们始终纠结于艺术的本体价值,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传播价值”。当下,在世画家的作品已日益成为一种与艺术审美本身无关的财富筹码,谁能积极配合市场、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谁的作品就会成为市场中受人热捧的“硬通货”,随着市场占有面的扩充,价格的提升空间也就越大。
但是,价格的提升既不是想当然为之,也不是一蹴而就。就像目前书画收藏品价格已经很高的史国良、何家英等,他们很早就进入市场,当时也是从很低的价格一步步往上走,经历了播种、成长和扎根的过程。同时,他们也配合着市场进行宣传推介,并以足够的量来维护市场的周转。更为突出的一点是,他们很清楚如何服务于市场。所以,如果艺术家没有散落于市场各处的便宜筹码,一张口就是“某某万一平尺”,那无疑是空中楼阁。老师的画卖不过学生,诚然有市场认识偏差的原因,但如果你拒绝服务于市场,那市场自然也不会去理会你。至于“批量复制”,那应看作是精力旺盛、能力超强的艺术家满足市场的需求罢了。当然,如果看到当代画家的作品比已故大师齐白石还卖得高,也不必惊诧和怀疑,在某一瞬间所出现的奇特现象,终究是有它一定原因,但这毕竟是特殊情况,不代表市场的整体走向。
创作、活动、交易共同作用
已故画家的市场是一个总量恒定的市场,筹码锁定性好,价值认定清晰,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说,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有很大关系,与文化艺术领域的政策、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有关,同时也与作品本身的内在属性有关。总体而言,已故画家的市场体现出“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在世画家的市场则是一个“以流通量为王”的市场,其存量不定,筹码锁定性低,价值认定模糊,受到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主导,形成不对称的三角形支撑面。在世画家市场是一个常被诟病的市场,在体制、学术和市场的不同语境中,被理解为不同程度的“价格的扭曲”。因此,与相对稳定的已故画家市场相比,在世画家市场是一个波澜起伏、变数不定的市场。
有很多画家很苦恼,究竟是一门心思画画好,还是全力做市场好?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有效进行时间管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合作才是制胜的法宝。因此,艺术家首先要有一个懂得市场运作的经纪人,由他来帮忙打点市场,他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会比艺术家自己接触市场强得多,如此也能为艺术家节约出时间成本。其次,专业的策划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策划团队是市场营销的重要力量,他们调查市场,整合资源,创新思维,通过精心安排的宣传和推广手段,对艺术家、艺术作品或艺术事件进行策划报道,其目的就是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再次,艺术家需要对自身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一方面需要创作,为市场提供足够的作品;另一方面,也需要参加各种活动,以提升自己的身份地位,这二者都对作品的市场价值认定有着重要作用,皆不可随意偏废。
因此,绘画创作、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是在传播条件下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面,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成功,是市场对上述综合实力的检验。
价值评判机制的三把尺子
对于消费者而言,很多人可能看不懂在世画家作品的市场,不理解那些看似“批量生产”、很难用“美感”来评判的作品为何会连连成交,且价格不断攀升。于是,他们便采取了戒备心理,认为这些价格是“扭曲”的,是与艺术价值背道而驰的,是不能长久的。诚然,从表象来看,在世画家作品的市场表现似乎毫无章法可言。不过,在前文的分析中,我们渐渐明晰了在世画家作品价值实现的不同途径。从价值实现的不同背景来看,在世画家作品的价值评判机制有三种: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所谓学术价值,是艺术家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艺术理念传播力所赋予的价值;所谓社会价值,是艺术家在社会管理体制内的身份、职务和地位等赋予艺术品的符号价值;而市场价值,则是在艺术品市场交易过程中,艺术家服务于市场并满足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价值。这三者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共同支撑了画家作品的最终价值。但从价值实现的市场表现来看,作为价值支撑的这三面又是不对称的。站在社会价值立场上的人,习惯于放大社会的价值;同样,站在学术价值立场的人,习惯于放大学术的价值。正是站在了不同的价值立场上,在不同的语境中,才看到了“扭曲的价格”。
因此,对于在世画家作品的价格表现,需要在市场条件下,在相关背景中去分析和考量,时时揣着这“三把尺子”,合理度量,对于艺术品市场、对于收藏者,都是一件好事。
来源:美术文化周刊